香熏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香熏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劫难重重聚散离合多少事永乐大典收藏史话_[#第一枪]

发布时间:2021-06-07 17:35:53 阅读: 来源:香熏厂家

作为卷帙达万余册的大型类书,目前全球仅存400余册,从永乐年间编纂完成至今,六百年间其悲欢离合一言难尽——

《永乐大典》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,全书正文22877卷,凡例和目录60卷,装成11095册,总字数约3.7亿字。书中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、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达8000余种,所收录内容包括天文、地理、人事、名物以及阴阳、僧道、技艺等各家之言,堪称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。

编修缘起

公元1398年,朱元璋死,传位于皇太孙朱允炆,即建文帝。次年,他的叔父燕王朱棣发动“靖难之变”。1403年,朱棣称帝,夺取政权,改元“永乐”,历史上称其为“明成祖”。为了巩固政权,炫耀文治,明成祖颁布了一系列提倡文教、振兴学术的政策。他要把自己的“文治”也推到“远迈汉、唐”的高峰,他要用一部“序百王之传,总历代之典”的“一统之制作”来标榜盛世。于是,在永乐元年(1403)七月,明成祖命翰林院学士解缙、太子少保姚广孝为监修,编纂一部大型类书,用以系统地收集古今书籍,以便于查考。

解缙等奉谕,组织147人将各种资料抄入书中。次年十一月,全书编纂完成,赐名《文献大成》。史书中记载:朱棣“览所进书,尚多未备,遂命重修”。解缙重组编纂力量,开馆于文渊阁,参加者先后“供事编辑者三千余人”,博采众书,汇聚群分,终于在永乐五年(1407)十一月将这部宏篇巨帙重修完成。姚广孝领衔进呈,朱棣阅后表示满意,亲自撰写了《序言》,正式定名为《永乐大典》,并聘请抄书者誊抄全书。至1408年冬,《永乐大典》全书抄写完毕。

《永乐大典》收录“经史子集百家之书”,包括天文、地理、人事、名物以及阴阳、僧道、技艺等各家之言,可谓包罗万象,收存了历代重要典籍七八千种。许多不见存于后世的佚文秘典,幸赖此而得以流传。后人从《永乐大典》得书多达542种。

《永乐大典》不仅篇幅巨大,收集广泛,而且缮写工整,绘制精美,被誉为写本中的珍品。

《大典》使用的是以桑树皮和楮树皮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皮纸,当时北方习惯称为白棉纸。这种纸在嘉靖前后百年间生产量很大,纸质洁白柔韧,是印书的佳选。全书为手绘朱丝栏本,四周双边,半页8行。《大典》用纸需数十万张之巨,手绘栏格实属不易。书内文字除标题首字用多种篆、隶、草体书写外,正文都以楷书馆阁体抄录,字体端正整齐。正文为墨色,引用书名及书口文字用红色,断句及标声符号用红色小圆戳钤印,朱墨灿然便于阅读。书中各类插图包括人物故事、博古器物以及宫室建筑、园艺花木、山川地图等等,用传统白描笔法绘制,形态生动逼真,工致精美。

劫难重重

《永乐大典》修成后,一直收藏在南京文渊阁。永乐十九年,北京紫禁城建成,朱棣迁都北京,《永乐大典》随之运到了北京,贮藏于宫城内的文楼。嘉靖皇帝在位时,对《永乐大典》倍加珍爱,经常有一两帙放在书几案头供查阅。嘉靖三十六年(1557)某日,宫中火灾,三大殿被烧毁,火势危及文楼。闻听宫中起火,嘉靖皇帝一夜之间连颁三道谕旨抢救《永乐大典》。火灾之后,嘉靖皇帝萌生了将《永乐大典》再抄一部副本另外保存的念头。

嘉靖四十一年(1562)秋,嘉靖皇帝任命徐阶、高拱、张居正等人校理缮写《永乐大典》副本。据统计,当时经过考试录用的誊录人员达100余人,严格按照永乐正本的册式行款摹写,每人每天按规定誊抄三页。每册结尾处注明重录总校官、分校官、写书官等衔名,以示职责。重录副本直到隆庆元年(1567)方告完成,历时六年。永乐副本与正本的格式、装帧完全一致。

永乐正本移放到文渊阁,明亡之后下落不明。副本先是存放于新落成的皇史宬,到清朝雍正年间,又移贮到天安门以南的翰林院。历经多年变乱,副本在明、清两代也屡遭厄运。原因之一是官吏监守自盗。康熙年间,徐乾学、高士奇等人在皇史宬发现这部副本时,已佚不少。雍正年间,转移至翰林院敬一亭,由于当时管理不善,《大典》又有丢失。光绪元年(1875)清理《永乐大典》时,发现仅存5000余册。而到光绪二十年(1894),就只剩下800余册了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),最后的厄运降临了。八国联军入侵北京,与东交民巷比邻的翰林院靠近使馆区,沦为战场。敬一亭被毁,《大典》几乎全部遭到焚毁,幸存的残本被侵略者肆意抢掠,甚至代替砖块构筑工事。被劫掠的《大典》运往英、美、法、日、俄等国,流散世界各地。目前存世的仅有400余册,散落在8个国家和地区30多个收藏机构。

聚散离合多少事

《大典》遭遇劫掠和焚毁后,翰林院仅剩64册,被同治十三年(1874)状元、清末大臣陆润痒运回府中。清末筹建京师图书馆,学部提议将翰林院残存的《大典》移交京师图书馆庋藏,但未及办理。1912年,中华民国政府成立,周树人(鲁迅)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,主管图书馆、博物馆等部门的工作。在他的建议和努力下,教育部咨请国务院,将翰林院所存《大典》残本送归教育部,交由京师图书馆储藏,获国务院批准。教育部当即派员前往陆润痒处,将64册《大典》运至教育部。除4册置于教育部图书室展览外,另60册送往京师图书馆。这是国家图书馆入藏的第一批《大典》。

京师图书馆在妥善保护这60册《大典》的基础上,四处征集,广为搜罗,其间,京师图书馆几易馆名,但《大典》的收藏工作却从未停止过。到1934年,馆藏《大典》已达93册。

在此之后,《永乐大典》聚散离合的过程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。1931年“九·一八”事变以后,华北局势动荡不安,政府下令古物南迁。1933年5月,教育部电令北平图书馆将宋元精本、《永乐大典》、明代实录等古籍南迁,以防不虞。接电后,北平图书馆即将包括《永乐大典》在内的善本典籍运往上海,存放于公共租界仓库,并成立国立北平图书馆上海办事处负责管理。1937年“八·一三”事变以后,局势进一步恶化,存放于上海的古籍安全遭到威胁。代理馆长袁同礼和上海办事处钱存训通过驻美国使馆与美国联系,决定将这批善本再做挑选之后运往美国寄存。选取的3000种书中有60册《永乐大典》,于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运抵美国,由美国国会图书馆代为保管。1965年,这批善本转运台湾,目前存于台湾故宫博物院。如今,在国家图书馆专门为存放《永乐大典》定做的楠木书柜中,还为这60册《大典》预留了位置。

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,《永乐大典》的收集工作也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。一些重视文化遗产的爱国人士和藏书单位纷纷将自己收藏的《大典》交由北图集中收藏。周叔弢率先将家藏的一册《永乐大典》无偿捐献给国家并致信北图:“珠还合浦,化私为公,此亦中国人民应尽之天责也。”随之,赵元方也将家藏的一册《大典》捐赠出来。更令人感动的是,在张元济的倡议下,商务印书馆董事会一致通过,将商务印书馆所属东方图书馆所藏21册《大典》赠送北图,此后,北京大学也将4册《大典》移送北图。广东文管会也移送3册。向北图捐赠《大典》的还有张季芗、金梁、徐伯郊、陈李蔼如,各一册。

此外,当时的苏联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相关机构也将67册《大典》交还中国政府,远离故国的《大典》又在北图团聚了。

《大典》的收集过程中还有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。1983年,在山东掖县农民孙洪林家中发现了一册《永乐大典》,发现时《大典》的天头地脚部分已被剪下来做了鞋样,家中的老太太虽不识字,但从祖上因袭的敬字惜纸的传统,使这册《大典》的内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,也可以算做《大典》流传过程中的一件幸事。

从1912年第一批《永乐大典》入藏到现在,中国国家图书馆已拥有221册(含现存台湾的60册),超过全球藏量的半数。这些珍藏是由政府拨交、重视文化遗产的有识之士捐赠私藏、国际友人的友好赠还和几代图书馆人奔走寻访汇聚而成的。《永乐大典》现收藏在国家图书馆善本库房内专为其定做的楠木书柜中,保存环境良好。同时,还组织了专业修复力量对其进行了修复,修复时坚持“整旧如旧”的原则,基本完整地保留了《永乐大典》成书时的原始风貌和特点,从而保证其资料价值和文物价值未因修复而受损。在做好原生性保护的基础上,国家图书馆还积极筹划,利用先进的影印和装帧技术,将《永乐大典》仿真再版,以使这一人类伟大文化遗产重现于世,垂之永久。

加气剂批发

下水道机器人价格

高压线

排污管检测货源